肥胖非你錯 五招對抗致胖環境
天下雜誌 文/謝明玲
 
充滿不利因素的環境,是不是就注定被肥胖糾纏?在環境改變前,你可以先變。拒絕肥胖上身,關鍵在不該有「減肥」這回事。(錯誤觀念讓你更胖!肥胖十大迷思,請立即前往:www.cw.com.tw/article/pr.jsp?id=40432

五十四歲的前台北教育大學校長莊淇銘二十五年來,體重都維持在六十四公斤,上下增減不會超過一公斤。莊淇銘的秘訣很簡單,如果一個人需要及能夠消耗掉的熱量等於一,就是「一減一等於零」──維持一進一出的熱量平衡,而不是一.五減一.五等於零(多攝取五○%,再拚命想辦法消耗掉那多餘的五○%)。

以下簡易五招,教你對抗致胖環境。首先,可從了解自己有沒有體重危機做起。目前台灣對成人肥胖的定義,是BMI(體重(Kg)/身高平方(m2))超過二十七(過重的標準是二十四),或男性腰圍超過九十公分、女性腰圍超過八十公分。

第二步,則要更積極了解放入口的食物。「連挑選食物概念的都沒有,點菜就先點好吃的,沒想到搭配的問題,」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,現代社會缺乏對食物的基礎知識及均衡飲食的習慣,只習慣性的辨認「天使」或「惡魔」食物──哪些東西絕對不能碰,或這食物好,就多吃點。飲食只有好壞觀念,沒有均衡觀念。

第三步,則是檢視自己的生活,調整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。從工作型態、可能的活動空間和時間、入口的食物等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飲食。例如,馬偕醫院家醫科主任黃麗卿一天吃四餐。她清楚自己每天所需熱量約在一千四到一千五百大卡,平均除以四,每餐的量就要減少。「並不是三餐、兩餐的問題,而是總體熱量的問題,」黃麗卿說,「要做個人自我環境最好的選擇。」

第四步,專家們也提醒,儘管環境難以改變,消費者還是要懂得要求。在危險的致胖環境中,其實消費者不是沒有選擇的。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舉例,如去買漢堡,可以要求不加起司、多加蔬菜,或者希望肉用乾煎,不要加油。他指出,加不加油,熱量可能就差上三○%。

最後,要保持正向的心態,了解,信任,並享受自己生活的方式。黃麗卿表示,和參加被動式的減重,如規劃好的低卡組合餐或代餐相比,主動規劃、創造自己生活中能執行的方式,對體重控制更加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ench W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